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都应该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这样,我们每个毕业生才能树立良好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
良好的择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
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 中处于优势地位。目标的适当,决定于知己知彼。研究目标扬长避短是成功择业的钥匙。张莉是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上大学时,作为出色的演员、教师、业余教练而出名,参加过各种专业和业余比赛以及音乐会。虽然她并没有雄心勃勃地在事业上向上爬,但由于她热爱音乐教师职业,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省内任何一个学校里找到工作。
(2) 避免从众心理?
毕业生处在择业洪流中,期望水平会受到其它择业者期望水平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学成从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是每一名大学生毕业生的美好愿望。但是有些毕业生 在择业过程中,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而是在同学中盲目攀比, 好象不到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单位就不能实现自身价值。到头来,只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 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3) 避免理想主义?
近几年,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由于刻意追 求最满意的结果,而错过了其它好的机会,有的甚至造成就业困难。尤其是有些条件好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quot;脚踩几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致后来就业困难,悔之不及。?
(4) 克服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 而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 ,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如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某女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时,她被推荐到重庆市内一中学讲课,由于备课充分,现场发挥又好,一篇高中课文《蒲公英》讲得绘声绘色,学生耳目一新,中学领 导拍案叫绝。课后,校长当即拍板接收她到校任教。?